央视网|中国网络电视台|网站地图 |
客服设为首页 |
突尼斯
突尼斯城的旧区街道拥挤,到了新市区,眼前则豁然开朗,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、宽广明净的林荫大道、清爽明亮的咖啡店、商场和饭店,将市区妆扮得多彩多姿。漫步市区,浓郁的地中海气息迎面扑来,悠扬的音乐从咖啡厅溢出,不时还会有身着长裙、眼戴墨镜、脚穿高跟鞋的时髦女郎从远处款款而来。
现在的突尼斯城,曾经只是迦太基城近郊的一个小渔村。公元698年,阿拉伯人的倭马亚王朝(中国曾称其为白衣大食)总督诺马拉下令拆除迦太基残余城墙和建筑物,在今天突尼斯市这块地方建起了城,令居民迁移到新城,从此,突尼斯市就取代了迦太基,成为国家的政治中心。不过,当时,它还仅仅是突尼斯的第二大城,而第一大城市则是位于中部的凯鲁万城。强盛的哈夫斯王朝(1230-1574年)时期,正式定都突尼斯城。
麦地那
迷宫错落的麦地那
阿拉伯世界称旧城为麦地那(medina),意思是“城市”,也有“城中之城”的解释,是商业、手工业和民宅三种结合的城区,一般都是兴建清真寺后在其周围发展出街道市集,外围则以城墙围住。Medina大写时是指沙特阿拉伯的麦地那大城,伊斯兰教创始人穆哈默德于622年迁到沙特的Medina,他的陵墓也在那里。
麦地那环清真寺而建,离开清真寺越近,所经营的行业就越尊贵,越与宗教相关。最近的是卖香烛等宗教用品的摊贩。往外远一点,是卖书的,然后是生活用品和手工艺品。伊斯兰很尊重知识,尊重书籍,因为书籍是记载教义,传播信仰的载体。历史上,最古老的大学都是伊斯兰的经院或者基督教修道院。欧洲中世纪黑暗时期,伊斯兰世界翻译和保存了很多古希腊罗马的典籍,成为汇集当时全世界知识的中心,后来欧洲人从伊斯兰世界辗转学到这些希腊罗马的经典著作,这才有了文艺复兴。